东晋谢安隐居东山多年,朝廷屡召不至,具有很高的社会声望。后因形势所迫,谢安出任桓温的司马。一天,有人送给桓温一些中药,桓温看了看,其中有一味远志,便问谢安:“这种药还有个名字叫小草,为什么一种植物有两种称呼?”谢安一时答不上来,这时候旁边有个叫郝隆的人应声答道:“这很容易解释,处则为远志,出则为小草。”——《世说新语》
旧交贫贱,太半成新贵。冠盖门前几行李。看匆匆西笑,争出山来,凭谁问,小草何如远志。
悠悠今古事。得丧乘除,暮四朝三又何异。任掀天勋业,冠古文章,有几个、笙歌晚岁。
况满屋貂蝉未为荣,记裂土分茅,是公家世。
——《洞仙歌》是辛弃疾的作品,词中“看匆匆西笑,争出山来,凭谁问,小草何如远志”句,引用的是东晋谢安“处则为远志,出则为小草”的典故。
远志(别名:葽绕、蕀蒬、棘菀、小草、细草、线儿茶,小草根、神砂草),处于地下的部分名为远志,长出地面的部分名为小草。是一味安神药,具有安神益智,交通心肾,祛痰,消肿的功效。
古人认为服用远志可使人立志高远、前途无量,故此名之。其实,中医的“志”主要指意志和记忆,并且认为志藏于肾精之中,受肾精的涵养。远志主归肾经,能强志益精,增强肾的藏志功能,故名远志。孙思邈《备急千金要方》中的孔圣枕中丹、孙一奎《赤水玄珠》中的读书丸等均以远志为主药,能增强记忆力,深受古代读书人喜欢。《神农本草经》载:“(远志)主咳逆伤中,补不足,除邪气,利九窍,益智慧,耳目聪明,不忘,强志倍力。”李时珍也说:“此药服之能益智强志,故有远志之称。”
由于远志的独特意象,它还是历代药名诗中最活跃的元素之一,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。如宋代陈亚《生查子》:“分明记得约当归,远至(志)樱桃熟,何事菊花地,犹来回乡曲。”黄庭坚《荆州即事药名诗》:“四海无远志,一溪甘遂心。牵牛避洗耳,卧著桂枝阴。”元代陈高《药名诗》:“丈夫怀远志,儿女苦参商。过海防风浪,何当归故乡。”
中药远志还常和当归一起入诗,一进一退之间,相映成趣,抒发作者的幽思遐意。如陆游《和范待制月夜有感》:“坐客笑谈嘲远志,故人书札寄当归。醉思蒪菜黏篙滑,馋忆鲈鱼坠钓肥。”朱翌《寄方允迪》:“山阴兴尽晚船催,猿鹤欢迎入翠微。为信在山名远志,便令满箧寄当归。”
诗词里面的远志
- 在山为远志,出山为小草。不足凋谢安,适可谓殷浩。——宋代孙嵩《感兴》
- 浮荣安可搴,高蹈何恨早。处则为远志,出则为小草。——王汶《寄韩涧泉》
- 四月秀葽,五月鸣蜩。八月其获,十月陨萚。 ——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
- 药出山来为小草,楸成树后困长藤。涧松郁郁何劳叹,却是人间奈废兴。——陆游《涧松》
- 在山虽无荣,出山有何好?清流混潢污,远志成小草。——王冕《山中作寄城中诸友》
- 在山为远志,出山为小草。古语巳云然,见事苦不早。——赵孟頫《罪出》
- 远志多将小草充,谁知出处不相同。梦遗精浊中堪主,毒发癣疽外可宗。——赵瑾叔《远志》
- 小草不妨怀远志,芳兰谁为发幽妍?千年石壁留诗在,会有骚人一慨然。——元好问《春日半山亭游眺》
- 小草有远志,相依在平生。医和不并世,深根且固蒂。——宋代黄庭坚《古诗二首上苏子瞻》
- 因君病肺两流连,梦到茅山采药年。我自当归君远志,敢言同病一相怜。——明代汤显祖《闻姜仲文使君到阁旬时,怀不能去,漫成六首》
- 竹梢藤蔓冷僧扉,门外苍松忽减围。戚药更谁悲远志,摘花犹得访蔷薇。——明代陶望龄《东山》
- 吾徒为己学,欣戚置不校。小草或远志,诡遇乃近效。——宋代陈造《次韵徐秀才》
- 远志出山成小草,神鱼失水困沙虫。白头博得公车召,不满东方一笑中。——明代文征明《感怀》
- 九边烂数等雕虫,远志真看小草同。枉说健儿身在手,青灯夜雪阻山东。——清代龚自珍《远志》